肺動脈高壓屬於罕見的疾病,是指心臟供血到肺部的血管(肺動脈)及相連的血管出現高血壓。正常水平下靜止時的肺動脈血壓應為14 ± 3毫米汞柱(mmHg),而平均達25毫米汞柱或以上則屬肺動脈高壓。肺動脈高壓可引發右心臟衰竭,導致死亡。肺動脈高壓症狀多屬非特異性,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例如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因而出現延遲醫治或誤診的情況。
-
-
近年兩餸飯遍佈各區,在「疫」市下更大受歡迎,惟不少餸菜也是高油、高鹽、高糖,長期進食再加上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或本身患有三高的話,有可能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選擇兩餸飯餸菜有不少注意事項要留意,否則長遠有機會影響心臟健康。部分人首次病發前未必有任何症狀,因而忽略自己可能患病。
-
當出現月經失調,例如:月經量多、週期異常,除了可能因為工作壓力、飲食習慣所致外,亦有機會是由子宮肌瘤所引致。明德國際醫院婦產科專科蘇振康醫生指出:「雖然絕大部分的子宮肌瘤都屬於良性,疾病的風險相對較低,但產生的症狀絕對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所以絕對不容忽視。」
-
近年箍牙技術愈來愈進步,坊間對於各項箍牙技術原理及優劣等都有一定的掌握,但各位又是否了解箍牙的風險呢?其實,長久以來對於箍牙的風險都有不少傳言,包括有指箍牙會增加蛀牙及牙周病風險,甚或會導致牙髓壞死,這些說法到底孰真孰假呢?下文將逐一淺談有關箍牙的常見風險。
-
年齡大、高血壓、肥胖、患有甲狀腺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家族病史均可增加患上心房顫動的風險 ,患上心房顫動除了可增加中風風險達5倍,更可使患者容易出現心肌梗塞、加重心臟衰竭及患上認知障礙症!
-
喉嚨痛、發燒、咳嗽、疲倦、流鼻水等,都是較為人熟知的新冠肺炎病徵。但有剛康復的患者形容,她所經歷的病徵「非典型」,確診之後心跳曾多次達每分鐘120下,心感不妙,亦知道家中的成藥主要是應對傷風感冒症狀,沒法對症下藥,擔心突然心臟病發,頓時大失方寸。最後她及時求診,獲處方抗新冠病毒藥物。根據現行政府政策,新冠確診者可以自行求醫,病情合適及合資格的患者可免費獲處方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