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等待檢測棒變回「一條線」,深怕長期咳嗽及喉嚨痛等症狀不知持續到何時,是不少新冠肺炎患者的寫照。新冠肺炎的症狀維持時間因人而異,症狀不但影響日常生活,患者更擔心不知何時才能完全康復,致身心皆受折磨。為了減輕症狀,不少人也會自行服用成藥,但成藥並無法針對新冠病毒。因此,當不幸感染新冠病毒時應把握時間盡快求醫,現時私家醫院、診所、醫管局轄下普通科門診可處方專門針對新冠肺炎的口服藥物,有助快速降低體內病毒量,防止病情惡化及降低死亡風險。
-
-
不少男士都忌諱被人說「虧」,因為「虧」代表腎功能欠佳或生育能力低,導致許多男士面對泌尿系統問題時諱疾忌醫,延誤了診斷和治療的時機。坊間對「腎虧」或生育問題亦眾說紛紜,更有不同偏方聲稱有助解決問題,究竟孰真孰假呢?這次,泌尿外科專科陳開澤醫生就一些關於生育能力和「腎虧」的問題作出詳細解釋,了解詳情請觀看以下影片。
-
中風的醫學名稱為「大腦血管疾病」,因通向腦部的血液供給受阻導致腦細胞缺氧損傷,進而引致身體功能障礙,中風嚴重者可致死亡。中風主要分為兩大類: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栓塞引致,常見原因有兩大類:一為腦血管粥樣硬化形成血栓;另一種為心源性,如心臟疾病形成血栓,隨血液流到腦部阻塞腦血管。
-
出現尿急、尿頻、尿滲、小便不暢等問題,好多人可能會因為尷尬而延誤求醫。但不少泌尿科疾病,例如膀胱過度活躍症、腎結石、前列腺增生、膀胱癌或前列腺癌等,症狀均十分相手似,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其實患上泌尿系統疾病是很常見的,這次泌尿外科專科張皓琬醫生將會向大家介紹3個泌尿系統疾病,了解詳情請觀看以下影片。
-
清潔打掃時揚起的灰塵和刺激物,是導致皮膚不適的致敏原,這些物質進入身體會引發免疫系統反應,造成皮膚過敏。我們必須留意這五大致敏原
-
鼻敏感,亦可稱為過敏性鼻炎,屬於常見的過敏疾病,可能影響20%-30%的成人及40%的兒童。雖然由致敏原所誘發的鼻敏感症狀相對並不嚴重,但卻為患者帶來嚴重困擾,例如干擾睡眠和影響學業或工作的表現,對生活質素帶來負面的影響。鼻敏感患者在吸入致敏原後,致敏原會觸發免疫球蛋白(IgE),引起發炎反應。初始反應時,患者體內的肥大細胞會釋放出不同介質,例如組織胺和前列腺素等,引發打噴嚏、流鼻水或鼻塞等的症狀。初始反應後4至6小時,肥大細胞會釋放大量細胞因子,持續地引發免疫反應,可能會導致鼻水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