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題
-
喉嚨痛、發燒、咳嗽、疲倦、流鼻水等,都是較為人熟知的新冠肺炎病徵。但有剛康復的患者形容,她所經歷的病徵「非典型」,確診之後心跳曾多次達每分鐘120下,心感不妙,亦知道家中的成藥主要是應對傷風感冒症狀,沒法對症下藥,擔心突然心臟病發,頓時大失方寸。最後她及時求診,獲處方抗新冠病毒藥物。根據現行政府政策,新冠確診者可以自行求醫,病情合適及合資格的患者可免費獲處方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
-
無時無刻有腹痛及肚瀉感覺,每天不停尋找洗手間,甚至因害怕找不到洗手間而不敢外出……這些都是克隆氏症患者Oscar的生活寫照。克隆氏症屬炎症性腸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除克隆氏症外,炎症性腸病亦包括潰瘍性結腸炎。
-
90後的東東曾任職外遊領隊,後來進修轉行成為護士,在安老院舍服務長者。直至2022年初,東東的身體突然出現異樣,最終確診淋巴癌。惟癌症並未將他擊倒,更讓他決心積極活下去,珍惜每分每秒。2022年初,東東右頸出現很多細小顆粒,惟他當時因為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協助抗疫,工作繁重,未有多加理會。直至同年 7月初…
-
現年約30歲的東東,二十出頭便開始成為外遊領隊,遊遍大江南北。愛去旅行又希望多多見識這個世界,領隊工作正合東東心意:「這份工作為我帶來非常大的滿足感,既可以訓練自己的溝通技巧,又可以訓練自己的EQ,我深信這些技巧是其他工作也需要的。」他笑着再補充說:「當然,機票、酒店及住宿也是免費的,可以免費遊埠又可以擴闊視野,的確是一份『筍工』。」
-
默默等待檢測棒變回「一條線」,深怕長期咳嗽及喉嚨痛等症狀不知持續到何時,是不少新冠肺炎患者的寫照。新冠肺炎的症狀維持時間因人而異,症狀不但影響日常生活,患者更擔心不知何時才能完全康復,致身心皆受折磨。為了減輕症狀,不少人也會自行服用成藥,但成藥並無法針對新冠病毒。因此,當不幸感染新冠病毒時應把握時間盡快求醫,現時私家醫院、診所、醫管局轄下普通科門診可處方專門針對新冠肺炎的口服藥物,有助快速降低體內病毒量,防止病情惡化及降低死亡風險。
-
不少男士都忌諱被人說「虧」,因為「虧」代表腎功能欠佳或生育能力低,導致許多男士面對泌尿系統問題時諱疾忌醫,延誤了診斷和治療的時機。坊間對「腎虧」或生育問題亦眾說紛紜,更有不同偏方聲稱有助解決問題,究竟孰真孰假呢?這次,泌尿外科專科陳開澤醫生就一些關於生育能力和「腎虧」的問題作出詳細解釋,了解詳情請觀看以下影片。
-
出現尿急、尿頻、尿滲、小便不暢等問題,好多人可能會因為尷尬而延誤求醫。但不少泌尿科疾病,例如膀胱過度活躍症、腎結石、前列腺增生、膀胱癌或前列腺癌等,症狀均十分相手似,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其實患上泌尿系統疾病是很常見的,這次泌尿外科專科張皓琬醫生將會向大家介紹3個泌尿系統疾病,了解詳情請觀看以下影片。
-
清潔打掃時揚起的灰塵和刺激物,是導致皮膚不適的致敏原,這些物質進入身體會引發免疫系統反應,造成皮膚過敏。我們必須留意這五大致敏原
-
現時已有專治新冠肺炎的口服藥,確診人士應盡快向指定診所求醫,醫生除會提供專業意見以助管理病情外,符合條件的患者更可獲處方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只要跟從醫生指示用藥,患者的症狀一般能快速得到紓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