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專題】10個生痱滋的常見問題
痱滋症狀
根據衛生署資料,痱滋會導致口腔黏膜腫脹。痱滋開始時是橢圓形或圓形的小泡,24小時後痱滋的邊緣會變成紅色,中央則會呈微黃或灰白色,直徑一般小於1厘米,大多數為2至5毫米,痱滋的傷口通常較淺,而表面平滑或微微凹陷。當進食辛辣、鹹、酸等味道濃郁的食物,患者會覺得痱滋變得更加疼痛,唾液也會增多。
通常舌底、舌側、遠離牙齒的牙肉或内嘴唇,都會較易出現痱滋,因為這些位置的口腔黏膜沒有角質,容易受到破損。而舌面、口腔上顎及牙齒附近的牙肉則較少出現痱滋,因為這些地方的黏膜有角質而不易破損。 痱滋一般會在7至14日內自行痊癒,若患者的痱滋持續3星期以上亦未痊癒,可盡快求醫作更仔細的檢查及診斷,以了解痱滋是否屬於其他口腔疾病所致。
痱滋有迷思
1. 有人話 吃完鹹食又吃甜食 就會容易生痱滋。
Ans : 其實生痱滋並不是因為吃完鹹跟甜,而是因為跟自身的免疫力有關。痱滋是口腔潰瘍,在西醫角度,因為身體抵抗力降低,容易引起痱滋。而在中醫角度,痱滋有實火、虛火之分,口腔疾病則反映脾臟和腸胃經脈的失常,身體勞累和睡眠習慣都會導致生痱滋。
2. 生痱滋後,搽上西瓜霜會加快康復速度?
Ans: 其實,答案是不能的。西瓜霜雖然可治理口腔、咽喉、牙肉等部位的炎症,可短暫減輕不適感,不過西瓜霜並沒有實際治療痱滋的功效。另外,消費者委員會曾經指出,市場上有部分西瓜霜的水銀含量超標,用後會影響腎功能和神經系統,建議患者在使用前諮詢醫生的意見。不過,除了等待痱滋自己痊癒外,醫生亦可向患者處方消炎藥或減痛藥膏,加快康復速度。患者亦可在家以生理鹽水或漱口水漱口,幫助口腔殺菌。
3. 生痱滋因為熱氣?
Ans:「熱氣」並不能夠準確解釋生痱滋的原因。但痱滋的形成與較硬、較尖的食物(如薯片,炸物)有一定的關係。因為較硬、較尖的食物容易刮損口腔黏膜而形成小傷口,從而增加生痱滋的機會。
4. 有人話 食奇異果可以令痱滋更快康復?
Ans: 這方法確實有一定的根據,但效果就因人而異了。因為奇異果含有豐富維他命 B 和維他命 C,這些營養有助口腔黏膜癒合,並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加快痱滋癒合。而中醫角度,奇異果則具有清熱生津作用,可以有助治療因熱氣而產生的痱滋。因此,對於因缺乏維他命C而生痱滋的人士,此方法或可加快痱滋痊癒。不過要注意,因為水果中含有一定分量的果糖,因此要注意分量,否則容易攝取太多糖份導致糖尿病。
5. 生痱滋的成因?
Ans :
- 口部創傷:進食時可能不小心刮傷、咬破傷口或過度刷牙等,令到口腔軟組織受損,從而形成小傷口。當傷口受到細菌感染而發炎,形成痱滋。
- 精神壓力: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睡眠不佳時較容易生痱滋。
- 內分泌失調:如荷爾蒙分泌不平衡、月經期間會較容易生痱滋。
- 免疫系統失調:精神壓力大或疲勞過度會令免疫力變低,口腔更易受到細菌感染而發炎,形成痱滋。
- 腸胃不佳:如慢性腸道炎克隆氏症患者,會出現炎症反應,其中症狀為生痱滋。
- 缺乏營養:口腔黏膜因缺乏維他命B(包括B1、2、6和12)、葉酸、鐵質、鋅等營養,更易破損形成痱滋。
- 配戴不合適的假牙:容易刮傷口腔和滋生細菌,形成痱滋。
6. 哪些食物可能會引起痱滋?
Ans: 某些食物可能會刺激口腔黏膜,進而引起痱滋。這些食物可能因人而異,但常見的包括酸性或鹹味的食物、堅果、巧克力、辛辣食物和熱的食物。如果懷疑某些食物可能會導致痱滋,最好避免這些食物,以減少復發的風險。
7. 甚麼食物能舒緩痱滋?
Ans :
- 維生素B1,B2,B6:全穀類食物,蛋、奶類製品
- 菸鹼素:魚、肉類、乳酪
- 維他命C:西梅、士多啤梨、西蘭花、甜椒、苦瓜
8. 痱滋是否具有家族遺傳性?
Ans: 痱滋通常不是由單一的基因缺陷所引起,但家族遺傳因素可能會影響痱滋的發生率。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有痱滋,那麼個人罹患痱滋的風險亦可能會增加。然而,痱滋的病因仍不明確,因此具體的遺傳模式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
9. 痱滋有哪些常見的治療方法?
Ans: 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口腔清潔、漱口、局部使用口腔藥膏或口腔噴劑、口服或局部使用消炎止痛藥等。對於嚴重或頻繁復發的痱滋,醫生可能會考慮使用口服類固醇、免疫調節劑或其他口腔外科手術等進一步治療。但是,具體治療方案應該根據病人的病情和病史個別制定,並由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和指導。
10. 痱滋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嗎?
Ans: 一般來說,痱滋本身不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但長期反覆復發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此外,痱滋容易受感染,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感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進一步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建議患者在痱滋復發時及時就醫,接受正確治療,以預防感染並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