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焦慮症
#精神科
我們對潛在威脅感到焦慮與恐懼,是正常的反應,這有助於我們避開危險。在面臨一些重大的事件或決定時,我們有時都會感到憂慮。但過度憂慮和恐懼會形成情緒疾病:焦慮症,造成心理甚至生理徵狀,影響日常生活或人際關係。
高達20%的人可能在一生中曾患上一種焦慮症;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約為 2:1。
焦慮症的徵兆及分類
焦慮症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可大致分類為:
強迫症
包括強迫的思想和行為。患者會不斷重覆某些特定行為,以擺脫反覆出現令他們感到困擾的想法,如反覆地洗手、重覆檢查身邊的事情等。隨之而來亦會產生緊張、焦慮等不安情緒。
驚恐症
患者會突然感到非常驚慌,而且這感覺會重複出現,甚至產生像心臟病發作的徵狀。為了避免恐慌感覺重現,患者會刻意避開令他們產生這些感覺的地方。
社交焦慮症
患者害怕見人,會逃避各種社交活動,因為恐怕別人會評論、嘲笑他們,或遇上尷尬事情。
恐懼症
患者會對身邊沒有實質危險的物件或環境產生不理性的恐懼,如畏高、畏黑、害怕身處密閉空間 (例如電梯),或對動物、昆蟲甚至污穢物產生恐懼。因為要避免接觸這些物件或環境,令日常生活都會受到限制。
創傷後壓力症
因曾經歷或目擊痛苦難忘的事件,如暴力事件、災難或意外,過後持續地感到不適。主要徵狀包括經常夢見或回想起事發經過、容易受驚嚇、急躁或易怒等;亦會下意識逃避能回憶起創傷的事物。
經常焦慮症
對日常生活上各種瑣事,如工作、學習、財務、健康或家庭事宜過份憂慮,而且持續不斷。常見的徵狀包括容易疲倦、顫抖、肌肉緊張、頭痛等。
預防焦慮症
以下方法有助預防焦慮症發生:
- 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放鬆心情
- 多與信任的人傾訴心事和分擔憂慮情緒
- 調整心態,避免自我要求太高
- 認識焦慮症及其早期徵狀,如察覺到相關徵狀出現,便應及早求診
預防焦慮症
以下方法有助預防焦慮症發生:
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放鬆心情
多與信任的人傾訴心事和分擔憂慮情緒
調整心態,避免自我要求太高
認識焦慮症及其早期徵狀,如察覺到相關徵狀出現,便應及早求診
如何治療焦慮症
在治療之前,必須接受醫生的詳細檢查和心理評估,以建議適當的治療方案。治療的方法一般包括心理療法和藥物治療。
![]() |
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SSRI)、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 (SNRI) 有效治療廣泛性焦慮症及恐懼症;鎮靜劑能即時舒緩焦慮,只限用於處理嚴重性焦慮症及短期服用。 |
![]() |
認知行為治療幫助患者面對害怕的情景,逐步克服自己恐懼的事情;並教導患者如何處理生理上的不適,如放鬆肌肉及控制呼吸。 |
焦慮症患者的健康貼士
不少人對焦慮症存有誤解,以為能夠單憑自己的意志去克服,或徵狀會隨著時間漸漸消失。如果焦慮情緒已造成困擾,應諮詢專業醫護人員或向相關機構求助,尋求適當的治療。
實用資料
病友組織/支援組織
香港精神康復者聯盟
電話:3586 0567
網站:http://aemi-hk.org
恆康互助社
電話:2332 2759
網站:https://www.amss1996.org.hk/
友晴會
電話:2462 0767
健康之友
電話:3105 5337
康和互助社聯會
電話:3586 0567
網站:http://concord.org.hk/
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
電話:2144 7244
網站:http://www.familylink.org.hk/home.html
-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 [Internet] 精神健康教育資料:廣泛性焦慮症和恐懼症Available at: https://www3.ha.org.hk/cph/imh/mhi/article_02_03_04_chi.asp
-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 [Internet] 精神健康教育資料:驚恐症Available at: https://www3.ha.org.hk/cph/imh/mhi/article_02_03_06_chi.asp
-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Internet] Treatment – 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 in adults.Available at: https://www.nhs.uk/mental-health/conditions/generalised-anxiety-disorder/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