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難言之苦 — 便秘
#腸胃肝臟科專科
少喝水、少運動、工作太忙忍住便意、飲食高脂低纖… …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作為都市人應該都並不陌生。然而,這些生活習慣維持久了,竟然變成「便秘」問題。1 便秘問題雖然難以啟齒,但其實於香港極為常見,而且不分老幼。事實上,14%港人均受便秘問題困擾,而長者便秘問題更為常見。2
於過往一星期,如果你發現以下症狀,則屬便秘:1
|
類型2:香腸狀,但表面凹凸
|
便秘問題大多會於約一星期內消失。然而,假如便秘問題持續數星期甚至數月,應儘快求醫。如果便秘問題長期得不到合適治療,會導致大便阻塞、痔瘡、肛門出血等問題。1
要認識便秘,先要由排便機理先開始認識:1,3
於腸道中,糞便會受腸道蠕動由大腸被推到直腸,過程中糞便的水分會慢慢被吸收。當有便意時,則要依賴多組肌肉的鬆弛(包括恥骨直腸肌、肛門括約肌)來幫助排便。 假如腸道蠕動過慢、或是協助排便的肌肉有問題、又或是過多糞便的水份被吸收,都會導致糞便變得又硬又乾,從而引起便秘問題。 |
![]() |
便秘主要因為以下原因而形成:1
- 不良的生活習慣(少喝水、少運動、工作太忙忍住便意、飲食高脂低纖)
- 懷孕
- 藥物的副作用(例如鐵丸、胃藥、血壓藥、抗抑鬱藥、鎮痛劑等等)
- 因疾病引起便秘問題(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腸易激綜合症、抑鬱症等等)
醫生會詢問病人的症狀、排便情況、過往用藥等等,亦有可能進行以下檢測:
- 驗血—可以檢測到患者是否因甲狀腺功能減退或高血鈣水平引起的便秘
- 照X光—可以檢測到糞便阻塞腸道的嚴重程度
- 乙狀結腸鏡或大腸鏡—可以用作檢測腸道及直腸
- 鋇劑灌腸X光檢查—可以用作檢查腸道肌肉協調問題
- 肛門直腸測壓—可以識別病人是否有因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便秘
- 氣球排出測試—可以檢測病人便秘是否因排便障礙而引起(defecation disorder)
一般來說,增加纖維的攝入、多喝水、多運動、使用通便藥或生使回饋這些方法(統稱為「保守治療」)或多或少都能改善到便秘的情況。5
增加纖維的攝入4
建議可以多食用高纖維食物(例如水果、蔬菜等等),亦可選擇市面上有售的纖維粉(車前草果種子、甲基纖維素)。高纖維可以令大便成形,促進腸道蠕動並排出糞便。
通便藥4
滲透性通便藥 : (聚乙二醇或乳果糖) |
滲透性通便劑透過增加腸道水份,軟化大便以幫助排出糞便。 |
刺激性通便藥或塞劑: (甘油條或比沙可啶) |
刺激性通便劑會刺激腸道蠕動的力度及密度,使用時有可能引致腹痛。 |
生物回饋治療(Biofeedback)4
透過訓練腹部及肛門肌肉的協調,配合正確排便姿勢,以改善便秘。
假如患者對保守治療的治療反應有限,甚至呈無效;醫學上,這種便秘會被歸納為「難治性便秘」。6如對於難治性便秘的患者,則建議以下治療方式:
經肛門灌洗(transanal irrigation, TAI)6
經肛門注入水而刺激腸臟蠕動,幫助腸道排空的方法。
手術治療4
手術應作為最後的方案,除非病人對其他治療方案的治療均無效,而且便秘問題對其生活質素構成重大影響。手術包含切除結腸手術、或接受手術建造迴腸造口、順行性灌腸等等。
病友組織:
結長友會
電話:2794 3010
- Ching R. Constipation – Find the Way Out. 1st ed. HK: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2014. 8p.
- Wu CY, Chan OO, Cheung TK, et al. Hong Kong Med J 2019;25:142–8.
- Andrews CN, Storr M.Can J Gastroenterol. 2011;25 Suppl B:16B-21B.
- Serra J, Mascort-Roca J, Marzo-Castillejo M, et al.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7 ;40:303-316.
- Emmanuel AV, Krogh K, Bazzocchi G, et al.; Members of working group on TAI from UK, Denmark, Italy, Germany, France and Netherlands. Spinal Cord. 2013;51:732-738.
- Wilkinson-Smith V, Bharucha AE, Emmanuel A, et al.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8;30:e1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