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病變致視野模糊?新科技助延緩病情
眼睛是靈魂之窗,實在不敢想像視力受損對生活造成的種種不便。在整個眼球中,「黃斑」位於視網膜中心,主責中央視力及呈現清晰細微的影像。如這部分出現問題,例如:患上黃斑病變,患者在看東西時會出現事物變形、黑影或視力下降等病徵。眼科專科湯文傑醫生表示: 「患上黃斑病變,若能及早檢查就醫,早期有很大機會可保住視力。即使已惡化至後期階段,現時也有新科技能輔助視力。」
黃斑病變指眼球出現異常的血管增生,大致可分為早期乾性及晚期濕性兩種。濕性黃斑病變較嚴重,部分患者的黃斑區已出現積水和出血,甚至結痂。確診後,眼科醫生會因應患者的病因、病徵、疾病階段及發病位置來制訂合適治療。現時早期乾性黃斑病變仍未有具體治療,主要是透過定期檢查,以防止病情惡化。此外,研究亦發現部分抗氧化物及鋅補充劑,能有效延緩病情惡化。而晚期濕性黃斑病變的常用治療則以藥物為主,透過直接注射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anti VEGF)至眼球,抑制眼球內的不正常血管增生,延緩視力進一步退化。
但當患者的病情已惡化至結痂時,眼內注射藥物未能發揮效用,就需要運用「低視能眼鏡」等輔助工具。近年的智慧型低視能眼鏡能即時把周邊圖像投射至視網膜最健康的部分,再根據患者的感知來作適度調整,改善患者對於真實場景的感知度。醫生亦可使用程式直觀調節眼鏡,找出更佳視力範圍,而患者亦可根據視力舒服程度作出調整。即使新科技能夠輔助提升視力,但畢竟患者的視力亦已受損,所以預防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