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與青光眼息息相關
青光眼是全球三大致盲眼疾之一,在2020年估計全球已有8千萬人患上青光眼,當中有四分一是華人,單單在香港已有12萬人患有青光眼,當中有七分一患者出現雙眼失明的情況。有人認為深近視人士會較易患上青光眼,這個說法其實沒錯,深近視的人的確有較大機會罹患開角性青光眼。如果有200度近視,患上青光眼的機會會比一般人高2倍,若有600度近視,患上青光眼的機會會提升至3倍。
為什麼深近視的人會有較高風險患上青光眼?
雖然近視和青光眼之間的關聯機制還有待研究。據推測,近視加深會引致眼球過長,使眼球出現病理結構上的變化,導致視神經盤等組織變形,對視神經纖維造成額外的壓力,使視神經纖維更加容易因眼壓增加而受損,引起近視性青光眼視神經病變。此外,眼球增長也會影響視神經盤和視網膜的血流供應,從而增加視神經纖維受損的機會,因此深近視的人較容易患上青光眼。另外,深近視原本已使視神經盤出現變異,如不同程度的傾斜和旋轉,會增加醫生診斷患者是否患上青光眼的難度。
有什麼檢查可增加診斷患上青光眼的準確性?
青光眼,又被稱為「視力小偷」,是因為視神經會隨著時間萎縮,使病人漸漸失去視力,所以有些情況只有透過時間才能証實青光眼的出現。現時醫生會利用可以作時間性進展分析的光學斷層掃描作檢查,同時會分析視神經盤的狀態、視神經纖維層的分布、眼壓高低、視野檢查結果、病患者所有的風險因素等多方面合併來作出判斷,所以定期監察視神經的功能和結構變化非常重要。
青光眼初期的症狀不太明顯,難以自我察覺,因此深近視人士特别是年過四十的朋友,最好定期進行詳細的眼科檢查及作青光眼的評估。
眼科專科醫生 葉佩珮醫生
www.facebook.com/dryippuipui